“游客黑名单”不能没有牙齿

 

据媒体近日报道,到目前为止,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最恶劣不文明游客黑名单”上,共有19条记录、20个名字,引发国内舆论广泛关注。这份黑名单涵盖了干扰航空运输安全、辱骂殴打导游、赴国外旅游干扰当地机场工作人员及领队履行职务、攀爬损害景区景观等4类行为。

旅游文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往往舆论热烈,惩罚单薄,起不到警戒作用。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最恶劣不文明游客黑名单”,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个人点名式的批评,相对以往笼统地提出某地或某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一个进步。但是,仅仅让不文明游客曝光,并不足以达到减少旅游中不文明行为的目的。只有让不文明游客在以后一段时间内都不“方便”出行,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首先要区分游客不文明行为是否涉及违法问题。比如,在这次曝光的黑名单中,游客周跃强行打开飞机座位旁两道应急舱门,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他的违法行为予以治安拘留15日处罚。

而唐代东、李文春因攀爬雕像照相,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虽然这些游客的行为不违法,但是也应该接受相应的惩罚。比如,在“黑名单”公布的三年内,不允许他们享受打折机票或景区打折门票,降低其出行便利程度,提高其出行成本。让不文明游客在以后的旅行途中,都能想起自己上次旅游不文明行为为他们带来的苦恼,黑名单的目的便达到了。

除了一时的处罚,还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不能处罚时记得,处罚完忘记,这样的处罚相当于“走形式”。

目前,全国没有建立起一张统一的“黑名单”。虽然各省有“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某些景区建立了各自的“黑名单”;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建立“黑名单”后,5家航空公司也建立了“黑名单”。但是,这些“黑名单”各自为政,其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黑名单”联动,游客一旦发生不文明行为,就会受到多方压力,其威慑力自然放大。

“游客黑名单”不能没有牙齿,“黑名单”没有牙齿,等于没有武器。只有为“黑名单”建立相应地配套措施,按照其管理规律办事,才能让“游客黑名单”发挥最大效用,为游客种下旅游文明基因。

 



(责任编辑: 新华网 闫丹丹 )


 

交通部拟重新规定收费公路范围、期限及减免等事项

 

针对人大第1306号关于优化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建议,交通运输部经商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日前作出答复。

答复意见指出,收费公路重大节假日免费政策的出台,降低了公众节假日出行成本,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部分路段免费后交通量远超其设计通行能力,造成公路主线的严重拥堵;对经营性公路减少的合法收益,没有明确的补偿机制等,有必要重新评估论证。

关于出台补偿措施对高速公路经营给予补偿的建议,交通运输部在上报国务院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中已有体现。具体表述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特定车辆,免交车辆通行费。基于公共利益需要,政府提前终止特许经营合同、实施通行费减免等政策,给经营管理者合法收益造成损失的,应当由相应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报作出决策的政府出台补偿政策予以行政补偿。”

至于调整优惠对象和调整优惠时段的建议,关系收费公路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比较敏感,应当广泛征求社会意见,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交通运输部称,目前,正在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对《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进行修订,拟对收费公路范围、期限、标准及减免等事项重新作出统一规定。同时,也在对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将综合考虑各方意见,进一步研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2012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自2012年国庆长假开始,对行驶收费公路的7座及以下小型载客汽车(以下简称小型客车),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法定节假日及其连休日,实行免费通行政策。 

交通运输部指出,免费通行政策的初衷主要是缓解重大节假日期间公路收费站的交通拥堵。将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车辆范围确定为小型客车,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小型客车一直是重大节假日交通流的主体,根据2009年至2011年交通量调查统计分析,重大节假日期间小型客车占公路交通总流量的72%左右,大中城市周边比例更高,2013年国庆节达到公路交通总流量的83%。二是小型客车以私家车为主,对其免费通行可使驾车出行的公众直接受益。(梁士斌)

 
(责任编辑: 新华网 闫丹丹 )


 

这些景区的“金字招牌”缘何被“下架”?——多家5A级景区被摘牌背后

 

暑期旅游旺季是各大旅游景区开门迎客的好时机。然而,有5家5A级景区却高兴不起来:国家旅游局日前宣布对长沙橘子洲、重庆神龙峡等5家5A级景区摘牌或警告。

2015年10月,由于存在价格欺诈等问题,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被取消;丽江古城等6家5A级景区被严重警告并限期整改。这些5A级景区的“金字招牌”为何被拿下或褪色?

橘子洲、神龙峡被“踢”乃情理之中

记者从国家旅游局了解到,橘子洲、神龙峡被“踢”出5A级,天柱山等三家景区被警告,这些结果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

被摘牌的两家景区主要存在安全隐患严重、环境卫生差、旅游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旅游设施和服务严重缺失、旅游秩序混乱等问题。

国家旅游局组织的5A级景区复核暗访发现,长沙市橘子洲景区濒水游客集中区和临江游步道的旅游安全巡查服务缺失,时有游客翻越临江警戒线观景或拍照,却无安全管理人员制止或提示;景区有明确禁烟标志,但吸烟者随处可见,未见工作人员提醒制止。

神龙峡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作为以漂流为主要旅游项目的景区,神龙峡没有对游客进行漂流前的安全教育、安全设施佩戴讲解演示;部分游步道紧邻山体滑坡处,没有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此外,厕所脏乱差、景区垃圾箱清理不及时、讲解预约难、各种旅游服务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成为橘子洲和神龙峡被摘牌的“几宗罪”。

安徽省天柱山景区、福建省武夷山景区、福建省永定-南靖土楼旅游区则因为厕所改进滞后、变相强迫消费、庸俗讲解、“野导游”现象严重等问题被严重警告。

被摘牌或被警告景区的反应

摘牌消息一出,很多网友开启了“吐槽模式”:网友“小鸣”认为,“摘牌”是一种激励机制,服务差的景区就是要“下架”。相关景区也被推到了舆论中心,当地主管部门纷纷作出回应。

3日晚,长沙市委、市政府表示诚恳接受处理结果,要求相关责任单位深刻检讨,迅速整改,并启动问责。重庆市南川区通过官微@微播南川发声,称南川将建立整改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整改工作不松劲,问题不回潮,让“神龙见首亦见尾”。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认为,被摘牌或者被警告对5A级景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相关景区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也许会出现客流量下降”。

没了5A招牌,门票会不会调整?戴学峰说,5A级景区的票价调整均需要物价部门审核评定,与景区A级的评定不一定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短期肯定会有影响。但相关景区如能下大力气整改,知耻后勇,危机也许能转化为机遇。”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钟林生说。

在山海关景区被摘牌近一年后,记者从河北省旅发委获悉,山海关景区正在针对有关部门提出的150多项问题进行整改,努力在管理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提升。目前,他们通过了创建国家5A级景区“省级机构初评”,向重返5A级迈进。

5A级景区从来不是“终身制”

戴学锋介绍,我国5A级景区的评选依据,是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该办法对于景区评级的评价涉及多个维度,包括资源评估、设施评价、游客评价等方面。

为啥当初不遗余力去参评5A,如今竟然会出现价格欺诈、卫生环境不过关、服务质量低等自砸招牌的行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翔表示,一方面是因为景区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很难统一,景区资源是国有的,但不少经营者则是单纯从利益出发;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国对旅游景区的质量管理滞后,不少省份仅关注A级景区的数量增加,却忽视了质量建设。

“个别景区创5A成功后大松一口气,更加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管理,忽视对旅游者的服务。”戴学锋说,5A级景区从来不是“终身制”,通过摘牌或者警告等方式对不达标景区进行处理,正是5A级景区动态管理的一种体现。

有人欢喜有人愁,就在5家5A级被摘牌或被警告的同时,6家新晋5A级景区引人注目。

“做得好就上,做得差就下,关键要实现常态化管理。这对所有5A级景区都起到了警示和教育作用。”钟林生认为,5A级景区“朋友圈”的“出”与“进”,恰恰体现了5A级景区动态管理的常态化。(记者刘慧、齐中熙、高博 参与记者阳建)



(责任编辑: 新华网 闫丹丹 )


 

5A景区“摘牌”并非说说而已 退出机制或将成常态化

 

8月3日,国家旅游局通报,湖南5A橘子洲旅游区和重庆5A神龙峡景区存在严重问题,给予摘牌。

去年10月,山海关景区因某些指标达不到5A标准,首次被国家旅游局摘了牌,并非是“杀一儆百”,也是给其他景区一个有力的警告。某些景区仍存侥幸心理,未料到景区A级标准评定委员会专家们的暗访摸底,结果2家5A景区撞上了枪口,以存在安全隐患严重、环境卫生差等原由,被国家旅游局摘了牌。

为什么会摘牌? 

湖南省长沙市橘子洲旅游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景区安全隐患严重、环境卫生差、旅游服务功能严重退化、管理不规范,景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存在“黑车”揽客现象等。重庆市南川区神龙峡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游步道紧邻山体滑坡处,没有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景区厕所革命严重滞后,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旅游秩序混乱;景区购物摊贩管理混乱,兜售商品现象严重;旅游设施和服务严重缺失等。

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总规划师宁志中表示,首先,摘牌究其原因,三个不到位:一是地方政府发展理念不到位——重“建设”轻“管理”;二是景区经营行为不到位——重“有偿”轻“无偿”;三是基层旅游监管职能不到位——重“指导”轻“处罚”。其次,三个不健全:一是景区综合管理责任体制不健全;二是景区关联方利益调整机制不健全;三是景区运行维护制度不健全。

“A级景区是根据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来申报、评定的,标准从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游客意见等三方面对景区进行评价,当景区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时,就有可能被摘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昆欣说。

摘牌的意义何在? 

5A景区是我国景区等级中最高的标准,它意味着资源优势,服务质量,品牌价值。景区被摘了牌,如果再要重新申办5A,恐怕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拿出更大的诚意方可。不良记录给大家印象总是不好,可以说,摘牌对景区和当地旅游部门都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5A级景区牌照有相应的标准,相当于一个契约,既然国家旅游局授予景区5A牌照,景区又接受了它,就要严格按标准执行。标准是门槛,也是承诺,景区不能履行承诺,意味着失了信誉,所以,被摘牌也是必然。另一方面,摘牌也是维护了A级景区标准的严肃性。”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说。

A级标志,既是产品等级标志,也是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全面承诺,质量保证和承诺是全方位全时空的。山东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王德刚表示,“摘牌本身就体现了这种对全方位全时空标准进行动态管理的理念。同时,这也是我国旅游资源管理分散多头现象的一种反映。从山海关到橘子洲,体制上的错位可能才是问题的根源。”

A级景区是一个金字招牌,自景区评定工作开始以来,就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机制,而是一个动态管理机制。曾博伟表示,此次摘牌,某种意义上强化了退出机制,或以后将形成常态化,也说明5A景区“摘牌”并非口头上说说而已。

王昆欣表示,其一表明国家旅游局对景区监管的重视,动真格、严要求、不姑息;其二维护旅游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让经营者规规矩矩经营,让管理者认认真真管理;其三关注游客反映,加强动态评估,及时调控质量,一改以往景区重申报、重牌子,轻质量、松管理的现象,有效提高了景区的质量观服务观。

景区被摘牌,究竟警醒了谁?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去年旅游部门制定并实施了《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方案(2015年)》、《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方案(2015年)》、建立5A级景区退出机制等,各地应积极履行监管主体责任。

此次国家旅游局动真格,对于当地旅游部门是一个大大的提醒。显示了国家旅游局对A级旅游景区实行动态化管理和建立退出机制的决心,真正让5A级旅游景区有了危机感。同时,表明了加强对5A景区的监督与管理力度,无论对被惩罚的景区还是对其他A级景区都是敲了一次警钟。

“摘牌也是维护了A级景区标准的严肃性。通过摘牌,使供给商更好的去维护旅游市场环境,对经营者来讲,更是一种警醒。” 曾博伟说。

王德刚认为,景区评5A时,旅游部门可能起了主导作用,但日常管理旅游部门插不上手,一些标准要求贯彻不下去,发生问题就可能成为必然。所以,摘牌既可能成为彻底解决的契机,也可能成为体制矛盾的引爆点。

旅游业越来越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无论是管理分散,还是体制错位,当地政府要想把失去的游客再拽回来,谈何容易?此次面对景区被摘牌,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尚斌说,此次摘牌事件,之前并不知晓,也没人透露半点风声,国家旅游局给了他们一个突然袭击。面临此种惨局,痛定思痛,只得重头再来,加大力度整改。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游客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表示,今后国家旅游局将进一步深化5A级景区评定工作,在严格标准的前提下,持续推进景区评定工作,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推进景区安全、质量、秩序常态化监管。(郭香玉)



(责任编辑: 新华网 闫丹丹 )


 

“亲子”旅游带娃一起“游”世界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会有带孩子出游的计划。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在旅行中多亲近自然,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等;有些家长则希望借助亲子共游时光,和孩子如朋友般平等交谈,在亲子沟通中增进情感。

正是看中如此大的市场,各大旅行社、旅游网站、教育培训机构等纷纷推出各式暑期亲子游产品。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亲子游项目同质化的问题也慢慢浮现,有些更是被诟病为只“游”不“亲子”,家长在选择时需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也不妨定制旅行。

出游胜过ipad

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的王斌,有过多次带儿子出游的经历。对于她来说,让孩子回归大自然,找回在虫鸣鸟叫中的快乐,远远胜于在家捧着ipad,沉迷在电子游戏的世界。

今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开园,王斌第一时间带儿子去游玩。“儿子从小就特别喜欢迪士尼的卡通形象,比如米奇、唐老鸭等。以前想去迪士尼,不论是去日本还是香港,都需要提前办理护照或港澳通行证,如今迪士尼来到了家门口,只需安排好周末的时间就行了,特别方便。”王斌说。

“想不想带着孩子去旅行,要看它是否‘寓教于乐’‘寓教于旅’。”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新成长起来的一代父母们不再单纯依赖于传统的学校、家庭这些场景来达到育儿目的,而将目光投向旅游这种更加时髦并富于趣味性的教育场景中。

一句“一切为了孩子”,不知带动了多少行业的发展,如今轮到了旅游。近年来,迪士尼、嘉年华等主题乐园的遍地开花、“爸爸去哪儿”等亲子旅游电视节目的热播,直接带动了亲子游市场的升温。驴妈妈旅游网公布的《2016年中国暑假亲子游白皮书》显示,今年儿童出游人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儿童旅游市场潜力大。除了主题乐园外,动物园、海岛、自然景观、历史人文也是家长们热衷的亲子游内容。

8岁男孩的家长马涛对记者说,现在的孩子都太娇生惯养了,吃不了一点苦。最近他打算带孩子去户外旅行,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充分开放个人的探索本能,让孩子学会观察、感受和体验。不仅如此,还能让孩子在旅途中亲手制作佳肴以及学习不同地域的风情和文化。

定制线路开心玩

业内人士认为,按旅行内容分类,目前暑期亲子游大致包括几种类型:寓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科普等于一体的教育旅行;以“阳光、沙滩、海水”为主的度假休闲旅游;以大型主题游乐园为主的游乐旅游等。

“这些原因决定了我们的服务趋于碎片化。”根据记者了解发现,在各大旅行社、旅游网站、教育培训机构主打的“亲子游”产品中,“不赶时间、出游不受限制、随心所欲游玩”的定制亲子游颇受消费者的青睐。比如,2015年末,途牛旅游网发布的独立的亲子游品牌——瓜果亲子游。据了解,“瓜果亲子游”品牌是由专业的团队独立运作,团队成员涵盖了产品规划师、教育顾问、亲子教练等在内的专业人士。“亲子教练主要负责亲子活动组织,不仅会提前与用户深入沟通,做足前期准备工作,而且会在活动中带领父母与孩子一起玩乐,调动家长和孩子的参与,增进家庭感情。”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婧告诉记者:“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带着孩子出去旅行,见多,视野才会开阔。但是,对于以前随波逐流的旅行方式,我早已经没有兴致,如今我们选择定制旅游,花费虽然多一些,但完全没有拘束,主要是孩子玩得开心。”

最近,王婧和朋友组成了一个自驾团——6个大人带着3个小孩,浩浩荡荡从北京到张北、再到塞罕坝、又转战承德。她的亲子游路线是蜂窝网自由行给设计的,她希望一路走来,孩子既能感受到大草原的壮美风光,又能有草原文化的熏陶。

王婧说,儿子的学校以前组织过去内蒙古的青少年夏令营,让孩子们体验民俗风情,参加牧民的生产生活劳动,如放牧、挤奶、制作奶食品、骑马等。但因为种种原因孩子没有参加。最近正好休年假想到草原上避暑,干脆就带着一群孩子自驾游了。

避免只“游”不“亲子”

亲子游是一种在传统家庭游中细分化出来的新消费模式。而那些数量众多、渴望与孩子互动游戏的中产阶层父母,才是可预见的、这些新玩法的未来。

驴妈妈驴悦项目负责人樊强表示,一个好的亲子游产品,应该是能让孩子在有趣好玩的主题活动中轻松学习,获得知识,增进与父母间的信任与情感依赖,同时也是父母间相互交流、学习的通道和纽带。

大部分家长认同这一观点,但仍有诸多顾虑影响着他们的积极性。除了担心孩子生病、走失外,很多亲子游产品只注重满足孩子的游乐需要,家长在整个行程中大多只是陪同看护,这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有专家表示,一个合理的亲子游产品应该包含以下元素:行——合理的、具有针对性地选择出游半径。3至5岁学龄前儿童,目的地车程不宜超过2小时;6至10岁儿童,目的地车程不宜超过4小时;10岁以上青少年,可以选择出境游开阔视野。住——酒店客房配置要满足家长与孩子双方的需求,尤其是孩子。食——餐饮配置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备有儿童餐或是适合儿童食用的食品。玩——行程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此外,行程设计还要求父母可以参与进来,陪孩子一起玩,强调的是一家人的互动玩乐。学——亲子游中,关于“学”的部分应该是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的,这样更有利于知识内化。

“事实上,我认为,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膨胀意味着消费者对亲子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行社在制定产品的时候,要更加注重体验式亲子互动,让‘亲子’真正成为旅游活动的核心,才能提升亲子游整体品质。”樊强说,“驴悦”针对拥有3-12岁儿童的家庭群体,根据出游时间的长短,将各类主题亲子旅游线路分为周末度假亲子套餐、宝贝去哪儿亲子旅行、边游边学夏令营、动手动脑亲子活动、私家小团亲子定制等五大亲子主题选择,其中囊括了数百条国内长短线乃至出境游的经典亲子线路,可谓应有尽有,全面开启专属宝贝的发现之旅。(郑 彬)



(责任编辑: 新华网 闫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