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天气晴好,适宜出游。旅游景区游客数量和收入稳定增长,各地旅游节事活动异彩纷呈,周边乡村游、古镇游、都市休闲游为市场主流,新业态旅游渐入佳境,自驾游、自助游为主要出行方式,家庭游占比较高。

  一、假日旅游工作组织

  (一)值班组织

  节前,委假日办印发《2018年“五一”假日值班手册》。4月27日下午,带班委领导召集值班安排部署会。4月28日下午,我委对参与值班的全体人员进行了培训。21个市州均成立“五一”假日旅游工作机构,围绕“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目标,明确值班要求和责任,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净化旅游消费环境,及时处置假日旅游消费投诉、重大舆情和涉旅安全事件,保障全省假日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二)安全检查

  节前省旅游发展委转发了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五一”节假日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川安办〔2018〕19号),要求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和市场监管工作,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省旅游发展委的要求,落实假日旅游安全预案,健全各项旅游安全制度,多措并举确保假日旅游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设备安全、游览安全、消防安全和护林防火安全。

  (三)市场检查

  “五一”假日期间,全省各级旅游执法部门坚守岗位,加强市场监管,及时、妥善受理处理涉旅投诉纠纷。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日17时,开展旅游市场检查291次(其中: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检查49次),出动执法人员2859人次(其中相关职能部门317人次),检查涉旅企业1332家次(其中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检查涉旅企业202家次),其中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405家次、旅游购物场所77家次、旅游景区(点)162家次、宾馆饭店485家次、车公司11家次、旅游团队341个。

  (四)信息发布和新闻宣传

  节前省旅游发展委通过新闻通气会、旅游推介会、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新媒体营销联盟等传播平台和渠道,广泛发布“五一”假日旅游产品线路、气象、交通、民俗节庆活动、餐饮住宿等信息,引导游客错峰出行,理性消费。各市、州积极运用全媒体矩阵,广泛发布当地赏花、果类采集、观光休闲、运动体验、红色旅游、博物科普等旅游产品信息,并在主要旅游干线和各大景区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放文明旅游和温馨提示宣传片,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二、假日旅游市场特点

  (一)旅游需求持续旺盛

  “五一”小长假,点燃出游小高峰。全省游客需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广安、雅安、大英县等市县的乡村旅游景区纷纷推出“住农家屋、吃农家菜、摘农家果、捕农家鱼”等系列乡愁型旅游产品和线路,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推出的乡村菜肴、农事体验活动深受游客喜爱。多彩的乡村,让游客沉醉在山水欢歌中。踏青、赏花,近郊游、乡村游、家庭游成为今年小长假的主流。各地乡村旅游点推出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等多项参与性较强的活动,是“五一”假期的一大亮点。苍溪县狮岭村、梨博园,青川县唐家河,利州龙潭等传统观花持续火爆,吸引了大量游客。龙潭世外田园周活动、郁金香花展,大石木竹春笋采摘活动、草莓樱桃采摘活动精彩纷呈。以生态、探险为主的景点接待持续增长,旺苍鼓城山—七里峡景区、青川清溪古镇等地深受游客喜欢。游客夜宿农家、自备帐篷露营沙滩野地,随处可采摘山珍菌、野生蕨菜、椿芽儿、折耳根、蒲公英、车前草等新鲜野菜。

  2、红色旅游渐成热点。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我省加大了对红色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小长假中全省红色旅游景区纷纷推出各种寓教于游的活动吸引游客,融合红色、绿色和景色成为“红色+”旅游套餐。兴文县在石菊古地开展了主题为“重走长征路,旅游助脱贫”的红色文化旅游节;夹金山红军纪念碑、万源保卫战纪念馆、川陕革命苏区、攀枝花市的三线建设博物馆等红色旅游景区与去年同比游客均增加50%以上,特别是甘孜州新晋的泸定桥和泸定桥博物馆4A级景区接待人数增长达407%。小平故里、朱德故里、陈毅故里等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均过万,宜宾市李庄古镇、赵一曼纪念馆、流杯池烈士陵园接待游客明显增加,红色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带动革命老区旅游扶贫脱贫效果显著。

  3、古镇旅游持续升温。市区周边古镇游客人潮如织,在纳入统计的景区类别中接待人数始终名列前茅,黄龙溪旅游区单日接待游客9.2万人次,平乐古镇接待游客8.1万人次,李庄古镇接待游客同比增幅达到94.96%。

  4、新业态备受青睐。亲子游、研学、农业和自然科普旅游成为了假日旅游新时尚。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将知识学习与旅游融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寓教于游。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活动提升了游客人气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甘孜举办2018天空跑国际系列积分赛揭幕赛暨龙腾亚丁越野赛;宜宾僰王山景区举办“UTO助力首百”越野训练赛;博物馆旅游成为旅游新宠,武侯祠博物馆今日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同比增长65.23%,杜甫草堂博物馆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同比增长45.34%,乐山市乌木文化博览苑接待游客同比增长63.04%。

  (二)游客流量管控到位

  各地依托智慧旅游系统,加强对交通、天气、游客人数、停车位、宾馆入住率、景区拥挤程度等实时监控调度,确保景区外部交通便捷、内部有序运转。乐山高铁站和峨眉山高铁站均开通乐山大佛和峨眉山景区的免费摆渡公交车,极大地方便了乘坐高铁到乐山旅游的游客;大佛景区在主要路段增派警力维持交通秩序,对个别路段实施间断式单边放行,加大了进入景区车辆通行速度,保障了景区整体交通秩序良好。

  (三)各地旅游产品供给丰富

  雅安市推出的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大熊猫文化旅游产品、生态度假旅游产品等受到游客关注。南充市新开发的低空飞行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同时带热附近有机循环第一村、仙林牡丹园、凤凰谷旅游度假区等景区。纳入假日统计的74个4A级以上景区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保持平稳,其中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成都大熊猫基地、温江国色天香、三苏祠、窦圌山、乐山乌木文化博览苑、广元明月峡、西山风景区、李庄古镇、木格措、亚丁等景区增长幅度较大。

  (四)旅游活动异彩纷呈

  假日期间,“绿色康养,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体育”活动丰富。首届遂宁“一带一路”国际徒步论坛在圣莲岛开幕,吸引大量了重庆等外地游客。花田锦地-溪月谷第三届月季文化旅游节让游客“敞开心扉,游在花中”体验了不一样的花海漫游。第三届四川省春季音乐季暨乐山峨眉山佛光花海音乐节以“春天相遇在乐山”为主题,通过花海放歌、似水流年、激情岁月、亲情欢唱、记忆乐山五大活动内容,展现文化魅力。

  (五)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全省各地旅游部门坚持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24小时畅通,及时为游客解疑答惑。各大景区充分发挥智慧旅游在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提高引导协调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随着全域旅游工作的深入推进,旅游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利用微信、微博、广播、手机APP等平台,发布出游信息,控制引导车流量、疏导客流量、及时发布游客中心售票及车辆换乘等信息,做好旅游应急服务和管理,引导游客文明出行,共同营造了一个安全祥和、文明诚信的旅游环境。

  (六)文明旅游成为主流

  各地及相关部门、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集散地等游客集中区域,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宣传,设置文明旅游志愿岗,引导游客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宣传取得良好效果。康定市各涉旅乡镇和部门组织各级干部对318沿线垃圾进行常态化清理,对318沿线垃圾桶、公共厕所进行清洗并设立旅游服务点对往来游客提供服务与咨询,部署交警继续在各路口开展交通协调工作。

  (七)假日旅游新形势、新发展、新成就

  民族地区全域旅游推进有力。阿坝州茂县通过吸引游客参与互动性民族歌舞活动,自助烧烤等方式,提升了游客参与度。凉山州西昌、冕宁、德昌等举办了樱桃节、草莓节、桑葚节等时令采摘观赏节庆活动,到农家品枇杷、品樱桃、采摘油桃等体验农家生活成为今年“五一”乡村游之主流。自驾车辆络绎不绝,各大宾馆酒店客房提前预定完毕;邛海湿地每天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参观;南红玛瑙城购物景区也迎来接待高峰,玛瑙工艺礼品手链、项链、挂件等饰品深受市民和游客的青睐。

  (八)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个别景区涉水旅游项目安全管理缺失。个别景区涉水旅游项目存在安全隐患。值班人员701监控视频发现某景区部分游船游客穿戴救生衣不规范。经值班人员电话督促,涉事景区1小时内全部整改到位,船上人员100%穿戴救生衣。

  2、部分地区旅游设施供给严重短缺。受雅康高速通车的拉动,大量自驾游客涌入甘孜泸定县境内,导致该县道路交通资源、停车位资源严重短缺,造成拥堵,影响了游客满意度。

  三、假日期间旅游安全应急和投诉处置情况

  全省旅游市场运行安全有序,截至5月1日18:00,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发生。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5月1日

  2018年4月24日、26日,由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北京产权交易所承办的四川省优选旅游项目推介会分别在广州长隆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市中国金融信息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吕志军率省旅游发展委产业发展处、部分市(州)旅游部门对四川省优选旅游项目及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暨首届成都旅游项目交易洽谈会进行推介,本次活动得到四川省投资促进局的大力支持和全程参与指导,并特别邀请了广东省旅游局、上海市旅游局有关领导出席。


四川省优选旅游项目推介会(广东)


四川省优选旅游项目推介会(上海)

  在广东省举办的推介会共吸引60余家广东省旅游企业和20余家媒体参加。吕志军二级巡视员在会上介绍了四川省卓越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后表示希望未来川粤两地旅游发展能进一步扩大合作,相互支撑,互为依托,共谋发展。成都市、攀枝花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旅游部门对优质旅游项目及产业集群和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暨首届成都旅游项目交易洽谈会进行推介。


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吕志军二级巡视员讲话


广东省旅游局毛诚副巡视员致辞

  在上海市举办的推介会共吸引50余家上海旅游企业和10余家媒体参加。会议打破常规,创新采用“推介+洽谈”的新模式,特别增加交流洽谈环节,为投资方和资源费搭建沟通平台,为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暨首届成都旅游项目交易洽谈会的召开预热,取得良好效果。在省旅游发展委、成都市、自贡市、绵阳市、遂宁市、宜宾市旅游部门推介完四川旅游优势、旅游项目及产业集群、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暨首届成都旅游项目交易洽谈会等情况后,华润集团、中景信旅游投资集团、深圳铁汉生态、南方文化传媒产业基金等实力投资机构在会上就四川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资源优势、政策支持等方面与我省进行交流。此外,大家就旅游产业投资方向、项目合作方式等深入交换了意见,部分企业当场表示近期将赴四川实地考察,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暨首届成都旅游项目交易洽谈会,并针对四川实际开展旅游投资。


会议创新采用“推介+洽谈”的新模式


参会企业交流发言


市(州)旅游部门交流发言

  本次四川省优选旅游项目推介会旨在进一步深化四川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合作,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项目,特别是通过推介旅游项目,探索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不断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汶川震区旅游业灾后重建的协调进一步强化了旅游行业走“多规合一”的路子、努力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家相关整体规划及其实施中,这一思路不但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在以后历次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中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10年前那场灾难,留给人太多的痛苦和悲伤。回望汶川灾后重建的历程,笔者作为旅游行业抗震救灾的参与者之一,更是感慨万分。

  旅游休闲和地震灾害似乎是水火不容的,追忆旅游行业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促进形成震区10年后全域旅游发展崭新格局的历程,人们又无法割舍旅游和震区的紧密联系。

  游客至上的旅游行业服务理念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经受了考验。汶川地震发生后,旅游行业立即启动紧急响应,按照全国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首先科学分析灾区游客滞留情况,明确信息收集渠道,全面排查失踪游客,协助有关方面及时搜救受困游客,协助做好灾区滞留游客的撤离和救援工作。经过“拉网式”排查,在较短时间内使上万名滞留在灾区的游客安全撤离灾区,同时立即停止各地组团前往和途经地震灾区旅游,从旅游行业的角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引导上万名游客安全有序撤离灾区是旅游行业抗震救灾的第一份答卷。

  旅游主管部门还派出多个小组前往灾区,慰问灾区旅游行业的干部职工,天下旅游一家人的温情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得到了充分体现。开展救灾的痛苦过程更加深了全国旅游行业对于“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认识,旅游安全应急体系由此进一步建立健全。这一体系在之后青海玉树地震等历次救援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震区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后,旅游行业自始至终都尽最大努力把震区旅游产业灾后重建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汶川地震是历史罕见的特大灾害,震区波及范围广泛,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四川九寨—黄龙和都江堰等核心景区。灾区旅游业蒙受重大损失,大量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和旅游景观遭到损毁。为科学实施灾后重建,旅游行业经过反复调研,摸清了因汶川地震造成旅游产业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34亿元。为此,旅游部门及时将灾区旅游产业受损情况上报国家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启动《汶川地震旅游产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努力将其主要内容纳入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把旅游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使旅游产业主体项目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行业纳入国家灾后重建的整体框架内,为使灾区旅游行业灾后重建相关项目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和保障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尽到了应有之责,这是全国旅游行业在抗震救灾中交上的第二份答卷。

  汶川震区旅游业灾后重建的协调进一步强化了旅游行业走“多规合一”的路子、努力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家相关整体规划及其实施中,这一思路不但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在以后历次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中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在全国各地对口支援机制的大力支持下,震区基本完成灾后重建的硬件设施后,旅游市场的恢复和旅游产业体系的重构成为旅游行业促进灾后重建提交的第三份答卷。

  汶川震区主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地质作用造就了这一地区集雄伟和奇秀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同时,这里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形成了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本着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理念,灾区相继建成了一批既体现当地风情,又具备现代功能的魅力小镇和特色村寨。依托以上资源的综合优势,旅游产业逐渐成为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启动、见效迅速的领域。

  党中央高度关注汶川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产业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寄予厚望。2011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赴四川考察第一站来到吉娜羌寨,在了解到村庄正在从传统农业向乡村旅游业转型后,他充分肯定了这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并指出,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引人入胜,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很好。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汶川地震灾区的旅游产业呈现了精品更强、全面开花、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特别是2013年,汶川特别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全国旅游行业对于灾区的一种特殊的追念和支持。笔者曾作为工作人员在景区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日夜,面对满目疮痍的震区遗迹,我们真正懂得了这个景区所要表达的含义:旅游不仅仅要带给人们欢乐,还要启发人们对人生、对人与自然的深入思考,由此启迪人们更加豁达、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和不断增强战胜自然灾害在内的信心。

  作为一个地质活动异常活跃的区域,去年8月,九寨沟再次经历了地震的考验,有了汶川地震确立的救灾和灾后重建机制,九寨旅游得以在较短时间恢复。

  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我们在心里默默祝福,愿九寨—黄龙—汶川这条历经磨难、坚忍不拔的神奇川北旅游线从此充满祥和,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

  日本当地时间5月9日,由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熊猫走世界·美丽四川”四川旅游推介活动在日本山梨县甲府市 Marunouchi, 1 Chome−6−1 やまなしプラザ拉开帷幕,意在全方位宣传营销四川旅游,吸引更多日本旅游者来川旅游,传扬四川文化。

  四川省省长尹力和日本山梨县知事后藤斋专程到场,共同为象征着两地友谊的彩绘大熊猫“点睛”,这只穿着和服的彩绘大熊猫将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赠与山梨县政府的礼物,陈放于日本山梨县。

  尹力省长热情的为现场日本客人介绍了四川美景,并邀请日本朋友品尝了四川美食。色香味俱全的四川美食引发了日本当地民众的热情追捧。

  在欣赏了四川美景和品尝了四川美食后,山梨县知事后藤斋表示:四川,有熊猫、有美景、有美食,相信会吸引更多的日本游客前往四川观光旅游。

  四川旅游在山梨县的推介活动丰富多彩,既有憨态可掬的“熊猫快闪”表演、现场民众彩绘熊猫活动,也有四川文化旅游的精美图片展和四川美食品鉴,将四川旅游以立体生动的方式向山梨县民众做了全方位的展示。

  本次推介活动吸引了大量日本媒体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山梨县电视台更是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201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四川汶川县映秀镇考察。看到百姓生活幸福安康,习近平表示:“我很牵挂这个地方,十年了,这里的变化我也很欣慰。”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日前本报记者走进汶川县时,只见映秀新城、水磨古镇等处有很多各地游客,避暑胜地三江乡的农家乐业主也都做好了迎接旅游旺季的准备,漩口中学遗址、地震纪念馆等汶川地震遗址和纪念地更是因地震10周年迎来了大量祭访者。

  2008年地震发生以来,汶川县把旅游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其城乡面貌、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旅游产品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百姓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汶川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大灾之后的涅槃重生。

  文旅融合全域布局

  沿着震后新建的都(江堰)汶(川)高速公路,记者从成都前往震中映秀镇只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较之10年前大大缩短了行程。

  灾后重建让汶川的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年间,汶川县不仅开通了高速公路,还先后完成了70条、400多公里农村公路恢复重建。目前,县内各旅游景区(点)均有公路通达,主要旅游景区(点)还开通了公交专线。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汶川县旅游发展局局长王君介绍,汶川县旅游恢复重建按照“南生态北文化”布局,以大爱文化、大禹文化、藏羌文化、治水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为依托,以项目建设、旅游商品开发、羌禹文化体验为重点,倾力打造都市民族风情后花园,大力推进旅游经济快速复苏。

  如今,以威州、绵虒、水磨、映秀等城镇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游,以萝卜寨、布瓦村、羌丰村等特色村落为代表的乡村游,以大禹文化节、樱桃节、水磨古镇文化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为代表的民俗体验游都已经成为品牌,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逐渐形成。

  经过震后的不懈努力,汶川特别旅游区成功跻身5A级景区之列,大禹文化旅游区被评为4A级景区,汶川还涌现出特色魅力乡镇11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3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寨)11个、精品旅游村寨20个。

  记者走入映秀镇的“茶祥子”制茶坊,碰到了70多岁的司奶奶。她说,自己是帮儿子照看茶社,现在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人老了,也闲不住。我们是从外地过来开茶社的,我是看着镇上这些年旅游一步步火起来的。”

  10年来,汶川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十一五”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县、四川省第二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四川省旅游强县等称号。

  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在漩口中学遗址,讲解员周开花和同事们正忙碌地接待着一批又一批前来祭访的游客。震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周开花开始从事旅游业,经过培训成了一名讲解员。

  周开花告诉记者,当上讲解员之后,不仅收入增加了,还感觉自己成了文化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现在映秀镇大概有四五百人吃上了旅游饭,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事实上,在震后吃上旅游饭的汶川百姓不在少数。随着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

  走进映秀新城里的博爱新村饭店,只见墙上挂满了习总书记在店里的照片。店主杨云刚向记者讲述了习总书记当天到店里的情景。杨云刚回忆,总书记到店里询问生意怎么样,一年能挣多少钱。自己汇报说,小店旺季淡季的游客都不少,一年收入刨去开支能有十几万元。习总书记听后很高兴,愉快地体验了炸酥肉、磨豆花等。总书记磨豆花的时候笑着说,“很练臂力啊,真是越磨越带劲”。“我现在把店里的菜单名都改了,就叫‘带劲豆花’‘幸福酥肉’。老乡们对总书记的关心和祝福都很感动,我就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大家继续努力。”

  如今的映秀新城已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旅游小镇,随处可见村民们开设的民宿、餐馆、茶庄、纪念品商店等。漫步其间,藏羌风情浓郁的建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以及一张张百姓的笑脸,都让人发自内心地为浴火重生的新汶川感到欣慰。

  走进水磨古镇,只见飞鸿广场、禅寿老街等处游客络绎不绝,极具藏羌特色的商铺、餐馆、客栈、茶肆鳞次栉比。灾后重建中,水磨镇以“工业外迁、腾笼换鸟”的整体思路,让一个以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华丽转身为“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

  水磨镇副镇长赵丽莎说,每逢周末或是节假日,古镇各处都会挤满自驾车辆,餐馆中午常常要接待几轮游客,河边的茶坊经常一位难求。

  “目前汶川全县仅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就过万人,种植业、养殖业等关联产业也因旅游业快速发展受益,相关从业者获益匪浅。”王君说。

  数据显示,10年间,汶川发展乡村酒店/农家乐500余家,其中星级乡村酒店/农家乐131家,各类饭店、农家乐床位数已达6000余张;餐位数近1.6万余张;景区讲解人员百余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万余人。

  奋力实现全新跨越

  10年的努力让汶川产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未来,汶川将以乡村振兴为核心、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群众致富奔康的重要产业。

  记者获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汶川县将整合串联周边农业资源、文物古迹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特色旅游集镇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以运动康养、民俗文化、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等为主的旅游产品,大力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力图让更多百姓从旅游发展中受益。

  汶川县旅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汶川县还将紧扣全域、全时、多元的建设思路,以“阳光谷地·熊猫家园·康养汶川”为主题,把全域旅游发展推向深入。在此过程中,汶川将坚持生态环保优先、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全域发展的理念,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农业、文化、水利、交通、环保等各项工作,加快完善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体系,实现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作为大九寨环线上的重要节点,汶川始终处于“旅游过境地”的尴尬境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已经把康养旅游确立为下一阶段的重要发展方向,将努力把汶川打造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

  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说,下一步,汶川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精准对照习总书记来汶川调研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加快推动旅游改革创新,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为震后第一个在水磨古镇开饭店的人,应堂辉见证了汶川旅游10年来的发展与变化。面对未来,他充满信心并满怀希望:“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