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
- 作者: 信息中心
- 分类:时政要闻
国家旅游局督办两起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典型案件吊销涉事旅行社经营许可证 处涉事购物店五万元罚款 处涉事旅行社十万元罚款 吊销涉事导游的导游证 “黑导游”移送公安机关
国家旅游局督办两起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典型案件
吊销涉事旅行社经营许可证 处涉事购物店五万元罚款 处涉事旅行社十万元罚款
吊销涉事导游的导游证 “黑导游”移送公安机关
案件一、迪庆“黑导游”强迫游客购物案 吊销涉事旅行社经营许可证 处涉事购物店五万元罚款 涉事“黑导游”移送公安机关
案情经过:11月12日,网络曝光了“东莞游客云南遇强制购物惨遭导游攻击”视频,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派出督查组会同云南省旅游委赴丽江、迪庆现场督查督办。
经调查,“东莞游客小鹿”一行29人于11月5日参加由丽江古城国际旅行组织的香格里拉二日游,丽江古城国际旅行社将该团游客委托给迪庆州香格里拉畅行假期旅行社接待,该线路诚信指导价为295元/人。该团队为散客拼团,价格在580—190元/人不等,其中有两人与组团社丽江古城国际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为190元/人,地接社迪庆州香格里拉畅行假期旅行社实际从组团社收取上述两名游客费用100元/人,属“不合理低价游”。迪庆州香格里拉畅行假期旅行社使用“黑导游”尼玛次里在带团中强制游客消费,且安排该团队进入未经旅游主管部门等级评定的购物场所购物。
处罚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丽江市旅游委给予丽江古城国际旅行社吊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处罚结果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并转入旅游经营服务信用档案,向社会予以公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九十八条,《云南省旅游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迪庆州旅游委给予迪庆州香格里拉畅行假期旅行社吊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给予桑达土司藏寨购物店处五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将迪庆州香格里拉畅行假期旅行社和桑达土司藏寨购物店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并转入旅游经营服务信用档案,向社会予以公布。将涉事“黑导游”尼玛次里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案件二、丽江导游辱骂游客、强迫消费案 吊销涉事导游的导游证 三年不得重新申请 处涉事旅行社十万元罚款
案情经过:游客李女士一行43人参加昆明假日风光旅行社组织的昆明大理丽江4日游,其中丽江段行程由丽江青龙山旅行社负责接待,该社委托导游刘俊提供带团服务。游客投诉导游刘俊有辱骂游客、胁迫消费的行为。国家旅游局督查组会同云南省旅游委赴丽江现场督查督办。
经调查,刘俊系丽江滇西北旅行社导游,滇西北旅行社将其租借给丽江青龙山旅行社带团。刘俊在带团过程中辱骂游客并胁迫游客消费。丽江青龙山旅行社对委派导游监管不到位,负有直接责任。
处罚结果:依据《旅行社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丽江市旅游委给予导游刘俊吊销导游证的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未逾三年,不得重新申请导游证;给予丽江青龙山旅行社处十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将导游刘俊、丽江青龙山旅行社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并转入旅游经营服务信用档案,向社会予以公布。
据了解,2015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将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游客购物消费等问题作为工作重点。9月,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和《关于打击旅游活动中欺骗、强制购物行为的意见》,并在全国组织开展跨区交叉执法检查,发出典型案件督办通知,责成各地限时办结。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通报的两起案件是国家旅游局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督办、查处典型案件的一部分,更多案件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下一步将全面展开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依法从速、集中处理一批典型案件,重拳打击不合理低价游、零负团费、强迫购物行为,保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高压态势。
- 说明
- 作者: 信息中心
- 分类:时政要闻
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圆满落幕 旅游交易展示与旅游外交比翼双飞签订合同约3250份 合同组团人数500万人次
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圆满落幕 旅游交易展示与旅游外交比翼双飞
签订合同约3250份 合同组团人数500万人次
11月15日,以“丝绸之路旅游”为主题的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圆满落幕。经过多年努力,交易会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专业旅游展会之一,展示、交易、合作的综合性平台作用更加突出,并将持续发力,努力打造成世界旅游的黄金市场、中国旅游的外交盛会和云南对外开放辐射的平台。
本届交易会突出新产品、新方式、新手段,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化水平、市场专业化程度,展示、交易成果显著。交易会期间,共组织举办了93场文艺节目推介演出、25场产品说明会;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交易会在专业洽谈日中,共有近2万人次中外旅游业界人士到场,共签订合同约3250份,合同组团人数500万人次,达成意向性协议约10000余份,意向组团人数850万人次;公众开放日入场参观人次约8万,全部入场人次突破10万,累计发放宣传品达1000万份。
在强化展示、交易功能的同时,本届交易会还进一步深化了旅游外交内涵,与各国的旅游伙伴关系更加紧密。交易会共邀请各国副部级嘉宾23个,远超以往,组织白俄罗斯、印度、泰国、印尼、汤加、南非、匈牙利、柬埔寨等近20个国家以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南太旅游组织的130多名海外贵宾出席参加13场系列活动,邀请印度担任主宾国。交易会期间举办了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暨中印旅游论坛、首届中国—南亚国家旅游部长圆桌会议等活动。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分别与印尼、泰国、印度、白俄罗斯、越南、匈牙利等国家旅游部长和南太旅游组织代表团进行了双边会见会谈,介绍了中国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和成果,阐述了开展互利共赢旅游合作的政策主张,提出了加强国际和区域旅游合作的建议,引起积极反响。
此外,本届交易会还成为成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展示云南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和推进区域性旅游国际合作的平台。我国政府已将云南明确定位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是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合作的重要省份,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云南交汇对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届交易会期间,云南推介旅游招商项目200余项,签约旅游重大项目50个,合同签约金额800多亿元。云南也正在牵头筹划成立澜沧江-湄公河城市合作旅游联盟。
本届交易会还评选出最佳展台奖、优秀展台奖、优秀组织奖、最佳广告奖、优秀广告奖、销售创新奖、特别贡献奖等奖项。
据悉,2016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于明年11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徐万佳 沈仲亮)
- 说明
- 作者: 信息中心
- 分类:时政要闻
昨晚,法国首都巴黎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事件发生后,四川省旅游局及相关市州旅游局高度重视,立即通过全国旅游团队管理系统和各出境社多方进行核查我省赴法旅游团队的安全运行情况。经查,我省目前共有29个团队810人(含29名领队)在法国旅游。目前,旅游团队运行正常,游客情绪稳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按照中国驻法使馆发布的安全提示以及国家旅游局的紧急通知精神,省旅游局及成都市旅游局立即要求各组团社加强对赴法旅游团队的动态监控,提醒在法游客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团队运行安全,如遇紧急情况,及时拨打法国报警电话或驻法使馆电话,请求保护与协助。 在法国旅游团队如遇紧急情况,请即拨打法国报警电话17或0033-805021717、0033-800406005
中国驻法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33-667486393
- 说明
- 作者: 信息中心
- 分类:时政要闻
2015年11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金光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国家旅游局组织天津、山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11个省(区、市)和宁波、济南、常州3个地市旅游业界一共110多人的内地展团参加了本次博览会。内地展团以“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为主题,共布置了展台81个,展出面积约730平方米,是本届博览会最大的参展单位。吸引了大量业内人士和游客前往了解参观。
四川旅游展区以别具特色的“熊猫”、“雪山”、“古镇”、“藏情”等主题图画装饰,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和游客的目光。工作人员除了发放书刊、宣传单张、明信片、旅游地图等宣传资料外,还开展了扫描四川旅游二维码赢取四川门票、纪念品的活动,展台前人流络绎不绝,气氛热烈。
- 说明
- 作者: 信息中心
- 分类:时政要闻
10月下旬,四川省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名单发布台正式发布了4名不文明游客的信息,这是四川首次发布游客“黑名单”,引起旅游界人士和众多游客的关注。
今年4月,国家旅游局便出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被旅游界称为“游客黑名单”,由此,治理游客不文明行为有了“硬手段”。
虽说游客行为诚信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改善杂乱无章的旅游环境。但所谓的“黑名单”究竟对游客不文明的“惩治”力度到底有多大?幕后具体又是如何运行的?今天,四川日报记者就带领大家揭秘“黑名单”的规则和背景——
特别注意:哪些行为将被计入“黑名单”?
按照规定,游客不文明行为指旅游活动中因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而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这些行为有的看似遥远,而有的可能就发生在身边:10月23日被列入四川游客“黑名单”的4人中,有3名四川游客是2015年10月14日参加赴柬埔寨6日游旅游团队中的成员,在柬埔寨暹粒机场暹粒—成都K6989航班上,因座椅靠背问题发生争执和推搡行为,影响航空运输安全,被当地机场工作人员强行带离,该行为扰乱公共交通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另外一名湖南籍游客,2015年8月23日参加成都赴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的旅游团队,因补票问题与随团导游发生口角,口出脏话并殴打导游,造成导游头部受伤并至昏迷,该游客野蛮粗暴,性质恶劣,经公安调解受到2.5万元处罚。根据国家旅游局《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这4名游客均列入四川省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计入流程:调查、会商、最终入“库”
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协会了解到,省级和全国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均由下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因而黑名单的计入流程也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正常的层层上报,即各地将搜集到的需要上报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调查和走访,将详细的资料汇报至省旅游局。省旅游局收到材料后会组织管理处、执法总队、旅游协会、相关专家、法律顾问等多方人士进行会商,最终确认是否将其计入“黑名单”。
另一种情况是省旅游局直接接到不文明行为举报,或者是影响较大的不文明事件通过网络等曝出后,省旅游局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当地相关负责人进行多方面收集情况,到最后确认事实属实。如果当事人不承认其情节恶劣,待多方审定后,再将实际情况上报,会商后确定是否将其计入“黑名单”。
惩治后果:可能影响个人旅游和信贷
要通过“黑名单”来整治游客不文明行为,相关的惩罚非常关键。据了解,当不文明游客的“身份”生效以后,可能会对该游客今后的信贷和旅游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不少旅行社也在进一步研讨针对这部分“游客”的“特殊”措施。另一方面,“黑名单”也增加了游客不文明行为的“道德成本”和“信用成本”,对于规范游客行为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从国家到各地市州的“黑名单”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层层相扣,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不文明游客的信息将被层层报送,也就是说,如果被某市计入了“黑名单”,很有可能再被计入到省和国家的“黑名单”里,相关的惩罚也会扩大,所以你在旅行中,一定要严守文明底线,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
如何“脱黑”:限期内不再犯将移出“黑名单”
被列入“黑名单”的游客信息并非永久留存,留存期限视每名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情节轻重和影响程度来判定,并由律师、相关部门等会审,确认一个最终结果。例如,本次被计入黑名单的4人中,3名“空闹”的信息保存期限为3年,从2015年10月21日至2018年10月20日,而打人的湖南游客信息保存期限为两年,信息保存期限自2015年9月10日至2017年9月9日。
同时,被计入“黑名单”的游客也并非无申辩的机会。据了解,记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认为将其纳入记录错误的,可以向做记录的旅游主管部门提交异议申请,一般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旅游主管部门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异议申请人作出答复。旅游主管部门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予以纠正。
摘自:四川旅游政务网,http://www.scta.gov.cn/sclyj/lydt/lyyw/system/2015/11/11/000693911.html